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篮球新闻

红军能否把握机会(1934年,红军如果接受李济深的建议,也许就不用长征了)

2022-12-01 浏览:

大家都知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开始长征,仅湘江一战,中央红军的数量就由原来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很多人不禁要问:当初如果红军不长征,会怎样呢?另外,有没有不进行长征的可能呢?

红军能否把握机会(1934年,红军如果接受李济深的建议,也许就不用长征了)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红军不长征,那中央苏区就可能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我党我军从成立之初创建的一切都可能会清零,工农革命很可能遭到扼杀。

因此,鉴于当时的形势,中央红军必须长征,以保存革命的火种,为继续革命争取机会。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中央红军当时有没有不长征的可能?这个是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的,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周总理当年就曾亲口说过这件事。

新中国成立后,李济深当选为国家副主席,这个职务的任命在当时是有一些争议的,许多党内同志包括一些党外民主人士,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周总理听到后,专门对这件事作出了解释,对众人说:“当初如果听从李济深的建议,中央红军就可能不用长征了。”

红军能否把握机会(1934年,红军如果接受李济深的建议,也许就不用长征了)

那么,李济深当年给红军提出了什么建议呢?这还得从淞沪抗战说起。

1932年淞沪抗战结束后,第19路军在上海的抗日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全国抗日热情空前高涨,李济深也对19路军给予了大力支持,无论是物资上还是人力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19路军与他走得也很近。

但是,淞沪抗战并没有按照蒋介石的意图来,19路军也数次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因此,蒋介石就想整掉这支队伍。

不过,当时全国人民都很支持19路军,蒋介石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搞,因此,就派19路军南下“剿共”,企图在与红军的作战中,削弱19路军的实力,最后一点一点吃掉。

19路军也看出了蒋介石的阴谋,他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蒋介石不仁,就不能怪他们不义,于是,19路军军长蔡廷锴就开始筹划反蒋抗日。

红军能否把握机会(1934年,红军如果接受李济深的建议,也许就不用长征了)

当时,李济深也遭到了蒋介石的打击,对蒋介石的反动本质看得越来越清楚,也对他的野心越来越不满,李济深觉得,自己是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不行动,早晚会被蒋介石吃掉,于是,他毅然南下与19路军汇合,与反蒋人士陈铭枢等人一起,联合19路军反蒋,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李济深担任主席。

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蒋介石听闻消息后,立即派11万大军前来围剿。19路军势单力薄,很快就被蒋介石逼到了绝路,最后中华共和国政府所在地福建漳州,和19路军总部泉州,先后被蒋介石攻陷,福建事变宣告失败,李济深被迫逃到香港。

实际上,在蒋介石发兵进剿福建,19路军渐渐不支的时候,红军也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处境也非常危险。

红军能否把握机会(1934年,红军如果接受李济深的建议,也许就不用长征了)

这时,李济深就想到了联合红军共同反蒋,他专门派人联络红军,想让红军向东进发,火速援助19路军,这样就可以牵着蒋介石的鼻子走,逼他把围剿苏区的兵力调回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红军脱险,避免被蒋介石“围剿”而失败,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援中华共和国。

毛主席得到这个消息后,是非常赞同的,认为这是一个好战略,想法非常好,也非常有眼光,是当前让红军脱困的最好办法。

但是,由于他当时大权旁落,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尽管他多方奔走呼吁,但根本没有人听他的,有些赞同的人,也只是呼吁而已,掌握大权的古、李德等人完全不同意这个建议。

这些人顽固地认为,李济深是中间派,他的立场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他阵前再倒戈,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拒绝与李济深合作。

红军能否把握机会(1934年,红军如果接受李济深的建议,也许就不用长征了)

当时,周恩来认为毛主席赞同李济深的策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深谋远虑的,是当前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如果错失掉了,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因此,他多方奔走联络,最后终于迫使古、李德等人同意发兵福建。

但可惜的是,正当红军准备出发的时候,那边已经传来福建事变失败的消息,一切都来不及了!

周恩来得知这个消息后,扼腕长叹,痛惜红军失掉了脱离困境的最好机会!

不久后,中央红军迫于严峻的形势,不得不离开苏区,踏上了艰苦的长征之旅。

当然,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长征反而成为红军的辉煌之旅,让红军更加壮大,中国革命也迎来了全新的局面,这就是后话了。

(参考资料:《长征》《文史览》《炎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