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欧冠

欧冠是一种你摸了摸奖杯,让皇马带走的游戏

2024-06-13 浏览:

这场欧冠决赛之前,问100个中立球迷谁会夺冠,估计至少85个人的答案是皇马。

毕竟决赛里的皇马嘛,已经渐渐有了种超越体育范畴,上升到概念武装的意思。他们上次输欧冠决赛,还是1981年面对佩斯利的利物浦。范围扩到三大杯,也只是1983年优胜者杯决赛败给了阿伯丁,刚出道的弗格森一战成名。从此以后,皇马但凡进了欧战决赛,结果就是一个字:赢。

也就是说不算超级杯的话,咱们国内的球迷,就没人在转播里看到过皇马屈居欧战亚军。

而且单论本赛季的实力,皇马拿下了西甲冠军,欧冠里先后趟过曼城与拜仁。多特蒙德只是德甲第五,欧冠虽然从死亡之组开始就在反复打着看衰者的脸,但大家也知道……这支球队实在是有着太多关键时候掉链子的“黑历史”了。

于是比赛哨响,皇马立刻开始展现自己丰富的大赛经验。

比如,对手多特显然不是脚下活很细的控球型球队,因此在攻转守的时候没有选择全线回防,而是让中前场留在原地尝试高位逼抢。又比如,等到纯粹的阵地战防守时还是会退到很深的低位,像下面这张图就是多特开角球时的中线,压根没有一名皇马球员站在反击等待区。

结果,他们就被多特一阵暴打。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就要从“尝试”的高位逼抢开始说起了。众所周知,这玩意儿必须配套高强度的跑动覆盖,以及转换阶段的果断提速。而皇马在这场决赛的上半场里,不管是为了省力还是蓄力,总之向前传球和个人推进的节奏都比较慢。

看起来还是贝林厄姆在伪中锋/前腰的位置上拿球护球,巴西双子星在左路互相助推,接着大范围转移到弱侧的卡瓦哈尔/巴尔韦德等传统套路……但实操起来由于中路不敢大胆插上,缺了调动防线的横向串联,进攻阵型动不动就像一个大大的U字,两边写满了各自为战。

具体拆分一下的话,大概就是罗德里戈上半场的跑动距离全队第一,但视觉效果几乎隐身;贝林厄姆的存在感拉满,但每次带球推进的第一步很帅,第二步中了缓慢,第三步一碰就倒要犯规;维尼修斯的爆发突破依然很猛,可是刚过掉莱尔森,萨比策靠上来的身体和胡梅尔斯的飞铲就会如约而至。

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哦不对,应该是就被多特打反击了。

泰尔齐奇麾下的大黄蜂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那应该就是“力量”与“速度”。萨比策和桑乔能拿住球,加上比中场还能跑的大中锋菲尔克鲁格到处做桩,塞给阿德耶米冲身后,再配合布兰特的二点跟进。

更加配合的,是皇马有名无实的高位逼抢。一方面没敢豁出去大范围压迫,另一方面克罗斯的站位靠左、卡马文加的站位靠前,双后腰面对反击的拦截能力几乎为零。每当多特打起快速反击,不是阿德耶米欢天喜地去接长短飞盘,就是五六个小黄人敲锣打鼓齐头并进。

比如这个,是胡梅尔斯一脚传球穿透了三条战线,然后阿德耶米过门将过了个寂寞。

还有这个,是马特森和布兰特换位送的直塞,菲尔克鲁格打中了门柱(不过应该越位了)。

以及这个,变化的是换成布兰特送直塞,不变的是阿德耶米处理球差了点精细和合理,以及菲尔克鲁格仍然不太走运。

甚至,这三次很有威胁的进攻全都发生在21-28的7分钟之内。而整个上半场,皇马一共就只有2脚射门,分别来自巴尔韦德和维尼修斯,打出去的高度加一块足以飞跃温布利。

所以,中场休息时多特球迷是满怀希望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马球迷表面淡定但内心不免有些慌乱,毕竟先挨揍的比赛看多了,控球率65%+还挨揍实在不多见。心情最复杂并且不断仰卧起坐的……估计就是纳格尔斯曼了。

当然了,欧洲杯该不该带谁那都是后话,这场比赛仍然是安切洛蒂和泰尔齐奇的较量。而安胖炫了不知道几罐口香糖之后,半场确实做出了一些微调。

首先,巴尔韦德的位置往后拖了,和克罗斯开始搭档双后腰,用速度去帮助卡瓦哈尔协防边路小超跑。解放卡马文加往前提支援贝林,当上半场缺少的中路进攻接应点。

其次,罗德里戈干脆固定到了右边锋位置,去代替巴尔韦德原本的前插作用。整体阵型也在大部分时间变成更加对称的4222,减少转换阶段调整站位、容易被打穿的CD时间。

这些调整带来了一些变化,尽管不是很多。场面上确实有来有回了,但主要的进攻手段说穿了还是边锋拿球一挑三。然而对于皇马来说,一点点往好的方向变化就足够了。因为在这项赛事,尤其是在决赛里,时间往往就是他们的朋友。

当多特集体冲刺的体能开始下滑,当克罗斯用高质量定位球开始考验科贝尔,当卡马文加的松弛感越来越透着股魔笛的影子,当库尔图瓦一次次顺利摘下传中高球……时间到了60多分钟,皇马球迷看着还是0-0的比分,心态就已经开始渐渐平稳了。

这种感觉,真的太熟悉了。

第72分钟,罗伊斯带着万众期待登场,开启身着黄黑的最后一场比赛。第74分钟,参加最后一场俱乐部赛事的克罗斯开出角球,皇马队内最矮、只有173的卡瓦哈尔抢在身高189的菲尔克鲁格身前,头球破门。

命运总是如此,对一个人有情有义,对另一个冷酷无情。

当顺风局变逆风,你可以从多特球员的脸上清楚地看见种种遗憾与不甘。安切洛蒂却一副司空见惯的表情简略走了走庆祝流程,然后把贝林厄姆彻底推上锋线改回经典433,带来了整场比赛第一段真正全面发力的15分钟。

贝林厄姆中路抢点推射,被后卫碰到滑门而过,但没有关系。很快马特森横传送出了皇马本场比赛最致命的一脚转移,贝林厄姆把球交给维尼修斯的下一秒,就已经开始标志性庆祝了。

欧冠决赛,80多分钟,0-2落后……如果这世上还有球队能够翻盘,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此时正在2-0领先。

菲尔克鲁格扳回一球前已经越位,马伦等替补也没起到多大作用,而皇马这边的每一次换人都写满着仪式感。直到哨响,切费林又一次心情复杂地给欧超带头人颁奖,皇马众将则给姆巴佩留下一句:“你来之前,我们就又是欧冠冠军了。”

是啊,又是皇马。过去11个赛季,6次欧冠冠军都是皇马,期间各种绝处逢生的比赛。本赛季同样如此,打曼城、打拜仁,包括这场决赛打多特,都会有一些时间段让你觉得他们就要止步于此了,但下一秒就是山呼海啸的Hala Madrid。

玄学?实力?DNA?我已经不想去尝试强行分析了,只想把这种既充满自信、又姿态放低,举重若轻的同时还能热血爆燃的精神整体打包,定义为:皇家马德里。

拉莫斯说:“不要去试图理解这一切,只要恭喜皇马拿下15冠。”

我却想起了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总觉得很快就要改头换面重新袭来,名字叫——欧冠16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