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结束的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的赛场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女排毫无悬念地夺取冠军。这是该队连续第16次问鼎全省冠军,而这支加冕了无数荣耀的队伍,竟已建队" />
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体育热点

传承校园体育文化|哈工程女排绽放青春光彩

2023-11-21 浏览:
content="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31121/727bacfa381c44bdb7be00c0bfdc3b33.jpeg"/>

在前不久结束的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的赛场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女排毫无悬念地夺取冠军。这是该队连续第16次问鼎全省冠军,而这支加冕了无数荣耀的队伍,竟已建队了44年之久。

这是一段有关传承的故事。自1953年建校伊始排球就在校园内风靡一时,到1979年队伍正式组建,时至今日,这支队伍寄托着几代哈工程人对于排球的热爱和对体育的执着。泛黄的黑白照片,清晰的视频影像,都是她们在各自时代里留下的难忘记忆。

哈尔滨工程大学女子排球队,记录着黑龙江高校体育的发展变迁,也延续着龙江学子们对于体育的热忱。近半个世纪的光影如白驹过隙般,改变了几十批队员的容颜,却始终未曾改变她们对于中国女排精神的不懈追求。

记忆或许已经斑驳,但追随卓越的脚步却一直不曾停止。

军工时期(1953年—1970年)

排球在校园方兴未艾女排应运而生

校史馆里不起眼的一隅,陈列着若干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记录着60多年前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子丰富的文体生活。两张学生们打排球的照片就隐秘在其中。每每看到这些照片,已经退休10年的前工程大学女排教练纪烈维总会驻足观赏:“现在已经没人能说清楚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或许照片里的那些人已经都不在了。”纪烈维用手指抚摸着镜框,当时,哈工程还没有正式组建女排队伍。但这些会说话的老照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事实——那时的哈军工校园里,打排球已然成为学校师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

上世纪70年代,学校更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却并未更改学生们对于排球的热爱,排球俨然成为哈船舶的“校球”。1979年,哈船舶校女子排球队正式组建。在那个没有体育特长生,器材条件远远比不上现在的年代,一代代教练员带领着来自各个院系的高个子学霸姑娘们,开启了黑龙江校园排球崭新的传奇。那时,能在遍地学霸、排球水平极高的校园里成为女排阵中的一员,成为了那个年代女生们引以为傲的事情。

或许当时的教练和队员并不知道,他们的坚持,成就了哈工程女排在接下来长达数十年的辉煌。

哈船院时期(1970年—1994年)

大四女生成为女排主帅率队斩获全国亚军

身在云南的李媛菁已经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32年,当时她还李粉莲。已经年过半百的李媛菁偶尔还会和球友们来到排球场,找一找年轻时的感觉:“那时候我刚二十岁,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

想起30多年前在队里训练的点滴,李媛菁历历在目:“当时李老师刚来当教练,也就比我们大两三岁,但我们很尊重她,甚至有点怕她。”

李媛菁口中的李教练正是球队现任主教练李淑红。35年前,刚刚22岁、还在上大四的她成为了学校女排的第一位女教练。“我原来一直都是打专业的,刚接手队伍时面对这些基础并不是很牢固的队员,我观察了半年才敢下手指导。”从原来纯属娱乐的“快乐排球”,到对每一个球都必须集中全部精力,李淑红可谓费尽心力。稍微一严厉,这群从各个院系挑选出来的高个子、学习好的姑娘们或直接抹眼泪,或扭头就走离开训练场。“但如果想做出点成绩,这些改变必须进行,而且要贯彻到底。”

苦心人天不负,3年后的全国大学生女排比赛,哈船舶女排就从一支默默无闻的球队,摇身成为全国亚军,惊艳世人。历届女排姑娘及张树山、王天建、李尚滨、马成顺、齐丽霞、邢继庆等教练40多年的努力,也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回报。

哈工程时期(1994年至今)

球场上展现“女排精神”参演电影吸粉无数

用“骄阳似火”形容7月的杭州毫不为过。2019年7月,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总决赛在这里上演。面对昔日的全国亚军,实力并不占优的哈工程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地将比赛拖入第五局。决胜局比赛,双方每个球都要竞争七八个回合才能拿到一分,哈工程女排却硬是咬住了对手,最终惊险取胜。

姑娘们并不知道,在看台上,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负责选秀的副导演正在关注着她们。“这群姑娘们行,有股顽强拼搏的劲头,女排大国家队的这场戏就定她们来演。”就这样,哈工程女排在排球圈内迅速蹿红。每次到全国各地比赛,总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追逐她们的脚步,姑娘们也瞬间成为了大学生排球圈里的“明星”。

从原来在普通学生中挑选队员,到200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大学,哈工程女排的水平逐步提升,加上参演电影《夺冠》,姑娘们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李淑红说,为什么导演选中哈工程女排参演《夺冠》,技术水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哈工程女排的精神气质与中国女排高度契合,这既是学校以体育人的成果展现,又是课程思政成效的成果展示。队伍现任队长陈筱玥说:“作为黑龙江高校体育的代表,我们很开心有这么多球迷喜欢我们。”她希望自己和队员们能一起担负起树立正能量、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重任,引领并带动黑龙江排球运动的发展。

在队五年,陈筱玥经历过每年只休息7天魔鬼训练的痛苦,见证过队伍连续16年获得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比赛冠军的荣耀,更与队友们一起,斩获了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亚军、全国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第六名、中俄国际女排巡回赛冠军等优异成绩。在校园里,她也与队友们一道积极参与教工和学生排球社团活动,普及、推广排球运动。“有时候在校园看到老师和同学在我们的影响下走上排球场,真的比我们自己拿到好成绩还高兴。”

从事排球、推广排球,球队44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被年轻的姑娘们延续至今。

学生培养——

佼佼者层出不穷女排精神被延续到球场之外

翻看着历届队员的照片,主教练李淑红如数家珍,兴奋溢于言表:“这位是1993级外语系的车洪妍,担任一家瑞典公司驻印度的总裁。她是2007级的来佳书,现在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任教。这是2017级的汤冉,现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工作。这是刘莹莹,目前在澳大利亚生活,每周还都会打几次气排球……”在球场上绽放的青春洋溢,被哈工程女排的姑娘们延续到了自己的生活和不同的工作领域中。母校教会她们的坚韧,排球带给她们的拼搏精神,都已经成为了让她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2020年,哈工程女排提出了“集合在线上,锻炼在家中”的理念,面向全社会开放了球队的网上训练课,共有近5万多人次在线参与了锻炼。网课中,队伍不仅侧重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数量,更通过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和理念,对人们的健康意识、习惯养成和体育精神进行培育,引导人们养成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次网课不仅向普通大众传播了健康的生活理念,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也与学校的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不谋而合。”该校体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陈酿,让哈工程女排传承下来的精神散发出怡人的醇香。如今,“00 后”的年轻姑娘们接过了为哈工程女排在赛场挥洒汗水、飞扬青春的大旗。为学校争光、为龙江排球贡献力量,是她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而她们也相信,在未来的全国大赛舞台上,会有更多人通过她们知道哈尔滨工程大学,也了解到在遥远的北国冰城,有一群同样为了梦想,在球场上奋力拼搏的女排姑娘。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张堃雷

编辑:刘奕萱 实习编辑:李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