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体育热点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2022-12-06 浏览: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教师节

9月9日,我省召开了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

会上,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全省广大学校和教师发言,畅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幸福和快乐,表达为四川教育事业继续努力奋斗的愿望和决心。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胡霞、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师黄典平、巴中市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校长李勇、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乐山市实验小学教师张君的教育故事,以及他们在执教生涯的所思所悟。

蒋永穆:无论有多少头衔,

我最喜欢‘老师’这个称呼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蒋永穆自1992年从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留校任教,现在已有28个年头,其中担任研究生导师21年,先后完成各类教学任务累计超过10000课时,教授各类学生12000多人,指导研究生220余人。目前担任四川大学超前部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首席科学家、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经济学专业)负责人、教育部 “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负责人。

“无论有多少头衔,我最喜欢‘老师’这个称呼,无论我的科研压力多大、行政事务上怎样千头万绪,都不及我给学生上课的神圣使命感。”教学上,蒋蒋永穆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年的寒暑假,他都会带着学生,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获得第一手宝贵资料,让学生对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产业发展、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时,他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了“123 X”的教学改革模式,以此为基础申报的“多元并重、综合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入选了首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

2017年蒋永穆回到经济学院后,着手打造精品课程,坚持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经过2年多的努力,使四川大学经济学专业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也同时成功入选四川大学拔尖人才计划,还推动了交叉专业数学-经济学创新班的建设和发展。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格局以及国内发展环境的深刻调整,为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矛盾和挑战,蒋永穆说:“教师更应该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胡霞:培养造就卓越教师

着力育人模式变革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胡霞是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在她看来,新时代教师要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教之以事,喻之以德,培育理想信念,突出师德引领,做好学生引路人。

为此,老师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并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学校也要坚守教育价值围绕“道德力、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领袖力”五大核心素养,落实 “五育并举”。她分享了树德中学的相关做法和经验。

教师培养方面,树德中学建立了教师研修“一二三四”制度体系,“一”即重视教师发展文化;“二”即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引领和学术能力建设引领;“三”即团队研修、个性化研修、非组织研修;“四”即坚持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术评价,同时,学校坚持教职员工政治学习制度,提升教师理想信念,深入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在阅读中提升修为。

学生教育方面,树德中学将德育渗透在学校艺术体育、科学技术、语言文学、组织领导四大领域英才教育全过程 ,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政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厚德饱学、尚美健体、知行合一、担当责任。同时,采取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选课走班、挑战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此外,充分挖掘四川省智慧教育学校的建设内涵,推进课堂教学的精准化、个别化,实施课题研究制、分层走班制等培育机制。“我们还引导学生积极与社会生活相遇,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整体育人模式。”胡霞说。

胡霞认为,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要积极回应民族、时代对人才的呼唤,守正创新、不断超越,推进卓越教师队伍建设的高位发展,为构筑四川教育鼎兴之路,为培养代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对话世界和未来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黄典平:技术不断推动着

课堂创新和变革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学校延迟开学,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打造的“泛在育才”网络学习平台,双线将知识和方法及时地传递给网络另一端的几百名学生和几百个家庭,开启了网络教学的新篇章。此后,该校独立承担了教育厅 “停课不停学——四川省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整个初中部分的录制工作。黄典平便承担着七年级数学课的上课任务。

黄典平从2013年,开始便成为七中育才首届云技术实验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通过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系统,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非常迅速及时地进行交流互动”他深深体会到数字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巨大改变,“那一届学生在数字技术的熏陶下,现代技术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数字技术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抽象的数学学习,直达知识的核心,直击问题的本质。学生何老师都在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教学相长,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此后,黄典平便一头扎进了网班教学,探索信息技术推动学校的课堂创新和变革。“正是因为多年的积累,七中育才才能在疫情期间快速反应,通过网络教学,回应学生和家长对知识的渴望。”疫情线上教学期间,黄典平共录制视频课24节,为确保每一堂课的质量,录制之前,他和团队都广泛地搜集资料、精心地设计教案、精致地制作课件,然后再征求同仁和专家们的意见,经过千锤百炼的反复修改之后,再开始录课.。录课也不是一遍能完成的,常常需要录制两三遍,“晚上熬夜到两三点真是司空见惯,第二天又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

回忆起,疫情期间录制网课忙碌而紧张的工作状态,黄典平说道:“每当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团队里的小伙伴就会互相鼓励。想到电视机前还有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想到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举着手机等待信号的孩子,内心又充满了继续战斗的力量。”他坚信信息技术深刻地变革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并作为探索者、实践者,一直行走在教育信息化的路上。

李勇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彰显职教温度 落实职教担当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小河职中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南江县城以南10公里的公山镇,崇山峻岭间,它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中学改革发展之路。该校校长李勇在座谈会上,讲述了小河职中的变革历程。

“教师‘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手上有活’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承担立德树人的职业使命。”李勇指出,小河职中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深耕内涵,德技并修,构建“多轮驱动、多元交融” 双能教师培训体系,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首先,学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党总支对教师队伍的领导,深入实施党总支书记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 “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双修。其次,落实教师 “双能” 发展观和 “校企协同、产教相融、分类培养”新理念,多平台搭建教职工成长上升通道,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升技能。再次,丰富师资培育模式.,开辟 “教产交融”“校企交融”“科研与服务交融”培育渠道,拓宽教师提升培养途径。

第二步:布局一体两翼,培育实用技能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小河职中建了三所学校,一是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建好国示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结合光雾山旅游特点的特色旅游专业,定向培育各类专业技能人才。二是村政学院,培养基层治理人才,创新开设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专修班”。三是培训学校,培育实用技术人才,挂牌成立 “大巴山农民工培训学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农民工实用技能。

在李勇看来,时值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潮,职教人应努力探索、潜心育人、不断丰富拓展中职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锐意进取、孜孜以求,继续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肖敏:我们在意的

不是“哪一个”,而是“每一个”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在特校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哪个学生让你特别骄傲?”肖敏在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24年,她常常有人问她这个问题。每每此时,她脑海中总是闪现出很多的学生:获得聋人女子篮球赛的全国冠军却放弃成为专业运动员,执意要回到母校当聋人教师的彭继宏;第一个创业在深圳开花店的罗强;和朋友一起在成都开办聋人驾校的张仁海……

“他们都让我感到骄傲,然而却不是“最骄傲”的“唯一的”那一个。”肖敏解释说,“特殊教育并非选拔性的精英教育,而是保障民生的兜底工程。我们在意的不是“哪一个”,而是“每一个”。他们能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他们能独立奋斗,就是我们的骄傲!”

特教老师面对的学生,一个就是一类,每个学生的残障类别、障碍程度、智力状况、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且各有各的特殊难题。对待自闭症的学生要教他们运用图片沟通、肌张力过弱的脑瘫学生要教会单腿屈膝、多动症学生要教他们以运动来调节自己,超越身体的障碍。“真的太难了!”肖敏说,“但我们一直坚信,用心去教,学生就会有变化。”

于是,肖敏和其他特教老师们用专业探路,努力解决残障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游戏发展缺失、潜能发展不足、生活空间受限、在家接受教育等问题,构建起“四自四好” 课程体系,助力视力、听力、智力、自闭谱系、脑瘫等残障儿童向着“好照顾、好帮手、好职员、好公民”的目标行进,功夫不负有心人,20多年来,他们的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

肖敏个人也获得许多荣誉,不仅入选了教育部首期名师领航班,还入选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她却说:“厚爱加身,惊诧莫名。我想这并非因为我个人多么优秀,而是代表着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关心重视,对特教教师的殷殷期待。”在她看来这份“期待”就是,特教教师们更加努力、不辱使命,用爱和专业的精神去助力更多的残缺生命,奋力生长。

张君:教育扶贫的路上,

最难忘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能够参与教育扶贫这项伟大的事业,切身体会贫困山区教育的点滴改变,我倍感自豪!”乐山实验小学教师张君说道。

2017年,教育部发起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乐山实验小学成为公益行动计划首批地市基地校,将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美姑县苏洛乡小学、马尔康市第三小学、康定回民小学、红原城关小学作为帮扶学校。张君的教育扶贫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第一次到结对学校帮扶的美姑县苏洛乡小学送教,张君一行从乐山到美姑县城,路面坑洼、弯道连环、沿途山势险峻,悬崖上时有飞石滚落。“途中,我几次晕车吐得稀里哗啦”她说,“到达美姑县后,我们继续赶往苏洛乡,50公里的山路,花了4个多小时才到达。坐在车上我们,一直高度紧张,大气不出。”

到学校后,当地孩子为他们的到来欢呼。“那一刻所有的不适和疲惫都消散了。”张君一行立即投入到帮扶工作中。他们发现学校师生围蹲在地上午餐,饭碗和菜盆都放在地上,饭菜到处撒落,就和学校校长交流,建议因地制宜改善师生的就餐环境,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很快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学校建好了就餐室。

在送教的课堂上,张君常常启发学生们:读书是快乐的事。在课下,她主动找学生聊天,告诉他们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他们的送教也没有仅限于为数不多的示范课堂,更多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探讨交流,向当地教师传播新思想新观念,解疑答惑。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助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学校因地制宜发展。结对的几年中,他们还针对当地的需要,及时送去校服、图书、体育用品等急需物资。

从金口河区到马边彝族自治县再到峨边彝族自治县和美姑县,送教路途上的艰难,张君早已经习以为常,她说:“教育扶贫的路上,最难忘的是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这些笑脸感动着我,净化着我。”她越来越明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仅是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更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老师们要继续坚守正气、不忘初心、潜心育人。

文 | 钟兴茂

图 | 陈朝和

编辑:钟兴茂 | 责编:向颖 | 审核:刘磊

在这里,见证教育无限可能!

篮球赛发言稿老师(6位优秀校长教师代表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上发言,他们这样说!)

微信号 : jydb1988

新浪微博:@教育导报1988

地址:成都市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