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体育热点

三作家是哪三个(鲁迅与莫言相同和不同的归纳)

2022-11-19 浏览:

有人认为莫言是中国又一个鲁迅。甚至还超鲁迅。

在我看来,鲁迅和莫言是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不同地方更多。而且,各有各的自身特点,互有超过。我简略整理概述如下。

一、八个相同点:

1、都是中国男人。

2、都是中国知名作家。

3、都勇于吸收外来文化。

莫言在80年代是那么如饥似渴地"恶补"西方文化。鲁迅一生翻译千万字以上的苏俄和日本文学。

5、不少作品以"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而且深刻、泼辣。

6、个人和作品都有走向世界,都有人拥护有人反对。

7、都有日本朋友。

鲁迅的大坂先生和藤野先生很有名。莫言的北海道的人,还有推荐他得诺奖文学奖的那个先得诺奖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等。

8、都主张随社会发展,文学创作也要开拓创新。

莫言要"四超"(超阶级超政治超党派超国界),写人性,"自我的自我写作。鲁迅讲文化也要不断变化,革故鼎新,进化中新陈代谢。

八个不同点:

1、生活的时代不同。

鲁迅1936年50多岁就去世了,生活在旧社会,那时共产党才成立15年。

莫言1955年才出生,现在还没到70岁。

2、出身不同

鲁迅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没种过田,有吃穿,没有偷等恶习,从与润土交往、社戏、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等回忆,他童年少年还有乐趣,也有朋友。

莫言祖上生活可能不错,出身中农,从小孤独饥饿,偷过东西,只念到5年级,放羊放牛,连看本书都难,但想象力超过鲁迅。

3、个人经历不同。

鲁迅由读书到学医、留学日本、弃医从文到大学当教师,当国民党的小官,写文学外,还编著、翻译,好象没什么士、顾问头衔,没得多少大奖,没到世界各地演讲,国外出版发行的书没有莫言多,也无长篇。相信共产党而没入党。

莫言由农村读小学5年级辍学、放羊放牛到农场到部队,加入共产党,做军官,写文学、再深造、没留洋。小说出版发行广,在国内外演讲比鲁迅多,但没见翻译外文书籍,得大奖和头衔远远超过鲁迅。莫言现在还是中国作协副主席,这官恐比鲁迅那个教育部佥事大得多。

4、从事文学创作目的不同。

鲁迅原是学医的,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以新文化唤醒民众,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人民求生、求温饱,为社会求发展,投枪投向旧制度,投向反动派。向往红色根据地,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有坚定信念。他毕生进行思想启蒙,他认为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

莫言开始是为每天能吃三顿饺子创作。后来恶补西方文学,又从中学到小说的写法和技巧,从而把小时的饥饿、孤独、想象作创作之源,从"听"书中汲取民间故事营养,于是从小时身边人身边事着手,开始"自我的自我创作",突破各种束缚,大胆揭露,写出走向世界的文学。他把能使他的"高密东北乡"的悲欢打动世界各国读者作为毕生奋斗目标。

5、文学创作立场、主张不同。

鲁迅有坚定的人民立场和革命立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以我血荐轩辕",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精神。他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自学习马克思主义后,他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1927年后,他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他主张创作必须坚持从科学客观出发,坚持物质第一,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历史的反映和摹写。

他的杂文公开讲为政治服务。他的创作和翻译、编著都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他认为翻译也是文化和政治的行为,抵制欧美文化。

鲁迅的作品是严肃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与他情感的结合。哪怕小说的夸张、虚构,但不撒谎。

他也主张"拿来就用",反对传统文化束缚创作。但他又传承传统文化,反封建但也讲伦理道德,没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

莫言的立场是文学是人学,是作家"自我的自我创作",作家作品"四超",纯人性创作,为人类创作等。

他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政治束缚太大,他认为过分强调深入生活写不出有个性的作品,他相信个人经历和民间故事,相信西方文学的写法和技巧,包括现实主义魔幻手法的运用。

他特别强调揭露,他讲文学的价值和使命就是要揭露黑暗,如把黑暗比做细箘病毒,文学就是显微镜放大镜。

他认为作家要大胆地毫无愧色地撒谎,不但虚构小说,作家个人经历也能虚构。因此,他认为会想象的伟大作家,把世上不存在的事情通过"想象"(虚构、撒谎),读者也相信有。他坚信自己"想象也真实"。

他认为人类除"虚伪"外,与动物无异。人无外乎贫穷了追求富贵,富贵了追求享受。所以写自私和性理所当然。

6、揭露和赞颂的对象不同。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个客观事实问题。我仅从总体上区分一下。

因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政权掌握在谁手中不同,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鲁迅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就是对"底层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倾向革命、相信共产党、坚信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方向不变。他的"投枪和匕首"是指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指向反动政权,同情赞扬革命者。同时狠批伪君子和丑恶的社会现象。

莫言生活在新社会,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中国这一百年来的社会生活。这一百年,也是中国产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

莫言的揭露和赞颂是站在"为人类"纯文学的立场上,也以鲁迅的笔法,还把西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拿来就用,可投枪匕首投向谁?用莫言话,叫"都当人写",好人可以当坏人写,坏人可以当好人写。也就是他怎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对,哪怕想象也真,撒谎也行,当然也不承认文学是意识形态,不象鲁迅唯物的"精神至上"。

用莫言的观点,就是作家将书写好出版了,任务就完成了,其余是读者的事。

他没有阶级立场,没有政治思想,不为党派服务,也不是为人民服务,更不谈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是"为人类"的创作。

他的"高密东北乡"的乡土文学,就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之根,民族之根,历史之根。乡土亲情对他的滋养,只有这才是文学最本质的东西。

事实上,颁奖词准确地揭示了莫言文学揭露的是什么社会黑暗和哪些人性的丑恶。这也是很多人批莫言的原因。

7、在国内外的反响不同。

鲁迅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虽是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时,但与莫言不可同日而语。文化出版交流远不如今天,尤其在劳动人民大众中的读书、交流远不是今天这么广泛。

鲁迅在那个时代里是受国家机器和统治阶级压制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共产党势力还很弱小。鲁迅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分,他还翻泽大量的苏俄、少量的日本文学,但抵制欧美文学。

他的著作走向世界,也主要在日本和苏俄等不多国家。

当时,人民大众读到他的书不多,国内外反对他的人和势力极多也广泛。

但鲁迅逝世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共产党和人民掌权后,鲁迅的伟大才渐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就是莫言,也是尊崇鲁迅的。

而莫言,主要作品创作于改革开放放后。也因有改革开放,才能在国内外广泛出版发行。自得诺奖文学奖后,轰动世界,他的不少作品有日、英、意等多种版本。

在莫言得诺奖前,广大人民群众不以为然多。就《红高梁》电影,也褒贬不一。大多人漠不关心,只在少数人中尤其在文人中有褒有贬。

得诺奖文学奖,报刊介绍、这庆祝、那祝贺,加之他国内演讲、聘用、给荣誉、获这奖那奖,包括我们这些人,大多也是跟着夸奖,引为骄傲,而并不了解莫言本人和多少作品。

但随着网络信息的畅通,莫言在国外讲话,诺奖颁奖词的公开,对其作品的介绍和正反评价也多了起来。普通老百姓看的人更多了,关心的人更多了。

现在莫言在国际上,尤其在西方,影响肯定比鲁迅大。但在中国,特别在人民大众中,仍然远远不及鲁迅。

就连赞颂莫言伟大的人群中,或是认为莫言超过鲁迅的人,把莫言比鲁迅,也是想要把党、国家和人民大众对鲁迅的评价也用到莫言头上。

从另一面证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8、评价不同。

人民日报对莫言的评价最权威。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的距离,激发更多的国外汉学家把中国文学翻译介绍到外国去。

至于个人,从当年文化部长、不少作家从各个方面加以肯定和赞扬。

但莫言不是红色经典作家。

对鲁迅的评价是: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翻译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鲁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三作家是哪三个(鲁迅与莫言相同和不同的归纳)


三作家是哪三个(鲁迅与莫言相同和不同的归纳)